旅途之中

可能对于宅在家里的同学来说,我可以算得上是最黑的一个。在照片上看就和非洲人差不多,但还是有本质的区别,人家那黑得是发亮,感觉我还没到那程度呢。同学说我在照片上要比现实中好看,我说当然,不过那照片得是晚上照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外表,我却用来发现“光明”。为什么会这么黑,据说得益于小时候喜欢远足,不过我怎么连一点印象都没有。

远足是个好东西,扩展一下,其实我是喜欢旅行的。

自行车的魅力

虽然不是最现代化的交通工具,但绝对是最有情趣,最时尚的。有一次在大街上看到几个外国人骑自行车经过,当时就觉得特别亲切,后来回家查了一下资料,到是对外国人又多了些敬意。一篇文章写到:中国作为“自行车王国”却在这方面有差于很多国家。中国的自行车生产、消费和出口都居世界第一,然而人均拥有量却落后一些发达国家,中国人均2.6人拥有一辆自行车,日本人为1.7人一辆,位于西欧的荷兰,全国人口1600万,自行车的拥有量高达1700万。生活在现代化国家中的人们对现代汽车社会污染和对能源日渐枯竭的恐惧,引发了西方国家今年来兴起的反汽车浪潮,推崇“绿色出行”。

自行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环保,它还给人带来了回归的感觉,给人巨大的和自然接触的空间。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时间也变得越来越宝贵,人们的紧迫感剧增,生活质量似乎是反而下降了。我们使用的自行车,当然也是现代工业的产物,但这个产物明显还没完全脱离人类的体力,它还需要人利用体力。开车也是要用体力的,但两个体力感觉一下子就知道自行车用的是原力,而开车更多的是精神力。对体力的一般看法,好像都是带有点歧视的意思,但体力是最初,最真实的人类表现这个是不能否认的。自己骑着自行车沿路向上,一路鄙视过往的汽车,真有种“得风气在先的伟大孤独感”,当然这是在中国。

自然与人文

有一次去桂林回来,有特别多感慨,到现在还记得当时说的一句话。记得那时回家途中,不知道是想开玩笑还是什么的,问了一位大师级的人物一个问题:“为什么那么漂亮的山不在我们这里冒出来呢?”大师似乎并没直接回答:“我们这里也有美丽的山,但它和其它地方的山相比优势并不突出。所谓的风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它美丽就足够成为风景了。但是从深程度来讲,风景应该都是有一定人文积淀的,也就是说不只是能看着舒服,还能让人体会到点东西,这才是真正的风景。”

当时没有太在意,现在觉得非常有意思。这里的山同样美丽,不过总有其它地方的山比这里的美丽,但为什么有的地方能够成为风景,有些不行,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人文积淀。如果风景是一部小说的话,那么人文积淀应该是这小说的现实意义,而曲折的情节,或者是优美的语言,虽说也是重要的部分,但小说的灵魂应该是它的意义,也就是起决定作用的东西,如果你读小说不止是为了消遣的话。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旅行的目的不是为了消遣吗,确实这个也不可否认,但你想想你要去什么地方消遣,这个还不是有人文积淀在里面作用了。

悲情角色

旅行之中会看到各式各样的人。

想到在一本作文书上看到的一句话:乞丐是另一种形式的得道高僧,看破红尘得先看不起红尘。很玄妙,乞丐一下子摇身变圣人了。好像各个地方的乞丐穿着也是不一样。在《故事会》上常看到对乞丐的描写就是“他穿着百家衣”,但在有塑料袋的今天,在县城里经常看到的是穿着“千家袋”的乞丐。城市里常见的是身体有点残疾的乞丐。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观察加感觉,这些现象都不会是绝对的。

说到这里,想起了我们学校的几位拾荒老人,她们经常为抢垃圾争吵。一位好像还是有退休金的,皮肤很光亮。她有一辆人力三轮车,三轮车还带有个遮阳伞,所以不管乱风下雨,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另外两位的情况可能就不太好了,有一次一位同学问到其中一位,她为什么要来捡垃圾,她回答说因为儿子不养她。,还有一次另一位老人走进我们班时,一位同学正站在讲台上。老人的身材本来就很小,加上年纪大了,背也驼了,甚至讲台都比她高,一个人从讲台走过,就像一个小孩子爬着走过,自然没看到有人站在讲台。她在垃圾筐里快速地翻了一下,看看有没有瓶子或者是纸张。在她背着比她还要大的袋子,快走出教室时,突然发现好像有个人站在讲台上。连忙问一位同学说刚才那个人是不是老师。同学们都笑了,我却觉得有点震惊。

我大概是怀着这样的心情看乞丐的。

现在,人长大了,外出的机会,外出的时间都少了,不过旅行似乎是脑海里的一座灯塔,不亮则已,一旦充满了燃料,又会继续发光。